您所在位置:网站首页 >资讯 >

东北民俗详情

东北民俗

旗袍的故乡

2014-12-25 18:02:466681人已关注
 

  旗袍是中国妇女至今仍喜爱的服装样式,以简练典雅,适于体现东方女性的形体美而著称于世。现代旗袍的直接来源,是由东北的满族妇女带进关内并经演变后的清末旗袍。

  旗袍的名称与满族的八旗组织有着直接关联。公元1616年,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今辽宁新宾的赫图阿拉城创建“后金”地方政权。此前一年,他下令把所有的部众都编入军事、生产、行政各项职能合为一体的“八旗”组织。从那时起直至清朝灭亡的近三百年间,八旗就成为满族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,所以他们被称为“旗人”、“旗下人”或“在旗”。“旗袍”即是“旗人之袍”之意。过去的满族人,无论男女人人都穿这种长袍。因为清朝入关后实行“剃发易眼”政策,强迫汉族官僚士绅从宽袍大袖的明式衣装改换成满族式的袍服,还要剃发梳辫,以作为归顺清朝的标志,所以清朝男子服装早已是与满族人一样的长袍马褂。由于清政府曾有“男不从女不从”的许诺,汉族妇子仍得以保留上衣下裙(裤)的“两截穿衣”旧俗,与穿长袍的八旗妇女有明显区别。因此,“旗袍”实际上是对“旗女之袍”的称谓。

  清初旗袍的基本样式是圆领、窄袖、掩襟(大襟)、下摆左右开襟、长至脚腕,质料皮、棉、单、夹因季节而异。满族人之所以选择这种服装作为普遍穿着的日常和礼仪服饰,与他们的生活习俗和东北地区的气候环境有着直接关系。众所周知,满族是以骑射著称的狩猎民族。在白山、黑水间的林海雪原策马驰聘,必须有足以挡风御寒的服装,而上下身连成一体的掩襟长袍,上可遮挡胸前背后,下可盖住两腿,左右开禊又便于上下马匹,窄袍袖在射箭时灵活利落,又可以套上欠坎肩、马褂,接上护手的毛皮“袖头”(清代演变成宫服上的箭袖,俗称“马蹄袖”),无一不是适应当时环境和生活特点的结果。

  这种长袍随着清军入关传入北京和关内各省。一方面是政府的高压政策,另一方面它确实比明朝服式简便实用,很快就被汉人男子所接受,直至民国年间仍是男人最普遍的中式便装。官员绅商、文人墨客穿着体面大方,农村的车老板等常出门在外的人冬天穿棉袍仍是为了御寒。

  汉族女子穿旗袍,则是民国以后的事。清朝满族妇女的袍子有一个从简朴向华丽变化的过程。乾隆以后,皇帝后妃和八旗贵族女眷的袍子,不仅面料讲究,而且身前背后都装饰着彩绣、平金的花卉、蝴蝶、彩凤、福寿等图案,襟口、袖口、下摆、开禊等边缘的“绦子”有织有绣,越镶越多,至清末甚至有镶至十几道者,在式样上也有所改变,最明显的是袖子由窄变宽,靠袖口的里子绷上一尺多宽的绣花缎片,空的时候翻卷过来露在外面,称为“大挽袖”,颇显华丽富贵之气。这样漂亮的服装,不能不引起汉族女子的羡慕,但不“在旗”人家的妇女,无论家里有多少钱,也不能穿这种“高档”服饰上街。其原因不仅是制度、风尚方面的限制,还在于她们的“三寸金莲”比不得旗人妇女穿高底儿鞋的大脚,穿上袍子也美不起来。因此,那时的旗袍确是“名符其实“。

  民国以后,特别是1925年末代皇帝浦仪被赶出紫禁城后,旗袍才真正在中国广大妇女中普及。先是一些照相馆有了旗装照像的业务,很多非旗籍妇女也去试个新鲜。20年代以后,从上海等地的女学生、女记者等“摩登女性”开始,把旗袍作为时装穿上了街。经她们领导潮流,追随的人逐渐多了起来,到三四十年代进入极盛时期,旗袍成为中国妇女的最普遍服装。不过,民国以后时装旗袍已对清末“旗女”所穿的“老古董”作了许多改变:一是腰身变瘦,可显现隐时现(清代旗袍都空长裤);三是袖子变窄变短,甚至可以无袖。此外,领子的样式、制作的方法和合用的面料等,也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。

  在旗袍的故乡东北,妇女旗袍的改变过程却自有特色。这里无论城乡,满族人都随处可见。她们祖祖辈辈都穿这种衣裳。尤其是中下层妇女,平时喂猪、做饭、带孩子、做针钱活都是穿着穿机布或其他普通布料的旗袍,即使有一两件绸缎绣花的平日也是“压箱底儿”,只是逢年过节才偶尔拿出来穿穿,而且也舍不得毁掉再去做新的。因此,那些在关内城市里流行的时兴样式,和她们司空见惯的比起来倒像是“奇装异服”,就连当地的汉族妇女也是仿照身边满族人的老样子做,所以穿“改良旗袍”的风气不仅比关内晚,而且“改良”的程度也不那么大。这里妇女穿的旗袍,总体上看要比新潮的样式“保守”得多,因为这里“旗袍文化”的底蕴是最深厚的。

 
  • 客服热线
  • 商务洽谈
  • 13596379558
  • 投诉建议客服
  • 13704312303